大棚葡萄苗种植时各时期控温要点

浏览:470

温室葡萄苗是一种覆盖人工设施,创造特殊葡萄苗栽培环境,从而提前或延迟葡萄苗成熟收获期的栽培方法。温室葡萄苗因其生长快、结果早、效益高而受到果农的青睐。

温室葡萄苗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难点在于温室温度的控制。今天,我们总结了不同物候葡萄苗的温度需求和温度控制要点,供您参考。

一、休眠阶段

葡萄苗属于落叶果树,落叶后树体进入休眠状态。通过需要7次。.2℃左右1000~1500小时左右的低温积累可以完成正常的休眠,的主要目标。

晚上卷起盖子,打开出风口,降低棚内温度;白天关闭所有通风口,遮光,保持低温。这一步持续了10个步骤~20天。

当外界温度全天低于7时,℃之后,全天覆盖保温被。

若设施内温度低于-8℃,自根葡萄根系易受冻害,此时可连续几天白天开帘升温,夜间盖帘保温,使温度回到0℃到目前为止。可适当施用低浓度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促进根系恢复。

二、升温至萌芽阶段

可用于帮助葡萄打破休眠。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破眠时要充分了解品种的冷特性和天气条件,不要盲目抢早,以免影响葡萄的萌发和坐果。破眠时,涂抹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可以提醒大家加强植物营养,为萌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萌芽前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与萌芽质量、上市时间甚至一年的收成有关。温度控制的关键在于加热和保温。

白天控制温室温度应为15~20℃,夜间不低于10℃,有利于整齐发芽,新梢强壮。加热方法主要有高温闷棚和逐渐加热两种模式。

高温闷棚:通过白天覆盖物,不放风等手段迅速将棚温升至35℃然后,立即冷却;当温度低于200时;℃重新打开盖子,以确保相对高温。

逐渐升温:应用露地自然发芽前的温度,白天的温度从10天开始℃逐渐过渡到25℃,每周控制温度升高55次℃,最高温度不高于25℃。

高温闷棚可大大提前葡萄成熟,二次休眠风险小,操作简单。但对花序的进一步分化有不利影响,容易出现花芽分化不良、花序退化等问题。适用于花芽分化良好、果粒生长紧密、坐果率高的品种。

逐渐升温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风险相对较小,但不利于提前上市,操作相对复杂。适用于对花芽后续分化敏感的高峰或对上市时间没有迫切要求的品种。

三、萌芽到花前阶段

从萌芽到开花,葡萄新梢生长迅速,花序器官继续分化。萌芽期的温度调节主要是加热和调节。

萌芽至开花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夜间保持在13左右~15℃。

花序大,坐果率高的品种应适当高温;花序小,容易落花落果的品种不宜高温,否则会出现花序发育不良甚至退化。

为避免在发芽阶段使用窗帘遮光措施降温,应通过打开和关闭上风口来控制温度,以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极端天气或设施保温蓄热性能差的情况下,夜间温度可通过多层膜覆盖保持。

四、开花阶段

葡萄授粉受精的关键时期,温度过高容易出现焦花,温度过低会影响授粉。因此,温度控制主要是温度控制。

开花期,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温度不低于15℃左右。

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6~28℃,晚上维持在16~18℃。昼夜平均温度为20℃葡萄授粉受精最好。

加热要逐步进行,加热过快,可能导致果穗发育不良。

五、结果阶段

浆果生长,着色至成熟期,为浆果、叶片、枝条同步生长期。坐果后,为了促进幼果的快速生长,提高温度,温度控制主要是温度控制。

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保持在16~20℃。

白天室外温度较高,内部经常出现高温现象,当温度超过35时℃注意放风降温。

在浆果着色成熟期,为增加糖分积累,可适当增加昼夜温度。

上一条:夏季雨水多车厘子苗怎么挖排水沟?
下一条:车厘子苗全营养“四肥”调理技术!